全流程质量检验
原材料 / 外购件检验:制定进料检验标准(如抽样规则、检验项目),对供应商来料进行检验,判定合格 / 不合格,防止不合格物料流入生产环节。
过程检验:巡检生产现场,监督工艺执行情况,运用QC 七大工具(如检查表、控制图)监控关键工序,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或质量波动。
成品检验:按成品标准实施最终检验,确保产品符合国标、行业标准或客户要求,出具检验报告。
统计过程控制(SPC)
运用统计工具分析生产过程数据(如 CPK、PPK 值),识别异常波动,推动车间优化工艺参数或设备维护。
质量工具应用
主导或协助开展PDCA 循环(计划 - 执行 - 检查 - 处理)、5Why 分析法(根源分析)、FMEA(失效模式分析)等,提升质量问题解决的科学性。
不合格品管控
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、隔离和记录,组织评审(如返工、返修、报废),跟踪处置结果,防止非预期使用。
建立不合格品台账,定期统计分析(如柏拉图分析),识别高频问题,推动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(消除已发生问题)和预防措施(避免潜在问题)。
客户投诉处理
牵头响应客户质量投诉,联合技术、生产等部门调查原因(如现场调研、模拟测试),制定解决方案(如退换货、技术整改),跟踪闭环并反馈客户。
整理客户反馈的质量数据(如退货率、客诉类型),转化为内部改进需求(如设计优化、工艺升级)。